西柏坡虽是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但战略地位优越,可进可攻,可退可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党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金三大战役。这是解放中国末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陈设简单简洁,有简单的床、桌椅等生活和工作用具。
西柏坡赶考精神的比喻,象征着一系列新考验的开始,历史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赶考中取得的成就。对我自己来说,牢记历史,在考验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学习和继承老一辈的嘱托,不忘自己的初心,牢记使命,做时代新人。
了解西柏坡精神,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作风和革命精神,增强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继承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作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不断增加自己心中的正能量。
西柏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虽然短暂,却极为辉煌,它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那彪炳史册的业绩,更有蕴涵着时代价值、对现在乃至将来都发生着重大影响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肩负带领着我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由革命走向建设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精神支撑。虽然“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抓住事物的根本。”因特定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主题而产生的西柏坡精神,因其特别的理论特征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价值。